t2p2209

标签: 关税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对加拿大关税税率上调至35%,确定多国新“对等关税”税率自10%至41%不等

白宫:特朗普已签署行政令将对加拿大关税税率上调至35% 当地时间7月31日,白宫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签署行政令,将对加拿大的关税税率从25%上调至35%,新关税将于8月1日生效。白宫方面还表示,特朗普认为有必要调整对部分...
今天的A股“不死也得脱层皮”,8月第一个交易日期待上涨昨晚,美股三大指数高开低

今天的A股“不死也得脱层皮”,8月第一个交易日期待上涨昨晚,美股三大指数高开低

今天的A股“不死也得脱层皮”,8月第一个交易日期待上涨昨晚,美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纳斯达克指数居然从上涨1%直接下落到跌0.03%,道琼斯更是大跌0.74%,主要原因就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又来了,对于没有谈判的国家要施行新关税。而影响A股的就是国内期货,焦煤跌3.05%,多晶硅跌7.81%,碳酸锂跌4.66%,基本就没有上涨的,这期货必然会影响今天的股市情绪。昨天利好消息还是有的1.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人工智能方向还是可以期待的2.“反内卷”昨天暴跌,晚上出了利好消息今天早盘低开是一定的,但今天是8月第一个交易日指数预计会有护盘。
得知中国不怕关税重回3位数,特朗普态度大变,用4个字定调一切中美第三轮谈判结

得知中国不怕关税重回3位数,特朗普态度大变,用4个字定调一切中美第三轮谈判结

得知中国不怕关税重回3位数,特朗普态度大变,用4个字定调一切中美第三轮谈判结束后,特朗普又玩起“极限施压”,以100-500%关税威胁中国,要求中国不要购买俄罗斯石油。特朗普的如意算盘是把中国拖入俄乌冲突这个泥潭,顺便又可以打击俄罗斯经济,可谓是一举两得。中方马上作出回应:不接受威胁,不怕打关税战。中国的态度非常明确,中国跟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合理合法,事关中国能源战略,这是中国的基本利益所在,不容外人指指点点。中国的回应掷地有声,有理有节,再一次撞碎了特朗普团队的A方案。既然A方案不行,特朗普也不拖泥带水,直接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朗普称中美之间会达成一个很公平的协议,并且认为这次谈判“进展顺利”。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在第一天谈判结束后,特朗普就很不乐观,直言“中国很难沟通”,而且第二天的谈判早早结束,双方共同宣布,维持之前24%的关税,中方的反制措施继续生效,结果非常明了:谈判没有进展。前两轮谈判的成果可以总结为:关税战、能源战暂时停火,第三轮谈判的核心自然轮到高科技领域,但前两轮谈判的成果是阶段性的,如果第三轮谈判要取得实质性进展,那么在关税和能源方面双方需要有一个更具有持续性的框架,很显然,这很难。但关税战是特朗普主动挑起的,他不肯定承认谈判陷入僵局,这就是打自己的脸。基于现在中美的实力对比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特朗普在施展极限施压的同时,也必须考虑资本的反应,“进展顺利”这四个字就是为了稳住美国的各大“金主”。而贝森特则负责唱白脸的老把戏,一边强硬,一边胡搅蛮缠。特朗普二进白宫后在对华政策方面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在舆论场释放烟雾弹和假信号,营造一种“中美关系很和谐”的假象。但中国根本就不吃这一套,屡次硬气回怼让特朗普的这套组合拳彻底失灵。唬不住中国,那该怎么办?特朗普马上调转手里棍子的方向,对着那些他看不顺眼的中小国家抡过去,来一手“杀鸡儆猴”。最近两个月,受到美国施压最多的当属巴西,50%的关税,也是目前最高的一档。另一个遭殃的就是印度,最近几年,印度在外交、军事层面唯美国马首是瞻,但因坚持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彻底激怒了美国。但特朗普高估了美国的威力,印度和巴西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经济体量摆在那里,两国都是金砖成员国,前景一片光明,早已不是那个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连巴西和印度都搞不定,更何况是中国。在极限施压、三位数关税恐吓无效后,特朗普政府意识到挑衅和极限施压这两板斧对中国已经失效,但现在美国也找不到其他的外交和经济博弈手段,只能继续摆摆造型,说说谎言来掩饰尴尬。
缓过劲来的俄罗斯“翻脸不认人”?2025年,中俄间的贸易突然“降温”,一纸关税新

缓过劲来的俄罗斯“翻脸不认人”?2025年,中俄间的贸易突然“降温”,一纸关税新

缓过劲来的俄罗斯“翻脸不认人”?2025年,中俄间的贸易突然“降温”,一纸关税新政,直接把中国汽车关税从15%抬到了38%,中方出手让俄冷静!2025年开局,俄罗斯政府毫无征兆的将中国汽车进口关税从15%提到38%,直接导致中国汽车对俄出口量降低16%,损失大几百亿!俄罗斯那边给出的理由是“为保护自家汽车产业,避免中国品牌抢太多份额”,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背后分明是俄罗斯经济压力太大,拿中国企业出气来了!想当年俄乌冲突刚爆发,西方车企为了顺应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纷纷宣布撤出,导致整个俄罗斯汽车市场陷入一片空白,新车销量暴跌58.8%,缺口高达100万辆。见状,中国汽车企业赶紧抓住机会,卯足了劲往里冲,2022年的时候,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才9%,可到了2023年就硬生生涨到了51%,直接过半了。2024年更厉害,都快摸到60%的边了,说中国汽车撑起了俄罗斯车市半壁江山一点不为过。就拿奇瑞来说,2024年在俄罗斯卖了32.5万辆车,同比增长47%,光它一家就占了俄罗斯市场两成的份额。更夸张的是,去年2月,俄罗斯销量前五的汽车品牌里,除了本土的拉达排第一,剩下四个全是中国品牌。哈弗、吉利、长安这些牌子,在俄罗斯街头跑的比不少本土车还多,长安去年在俄罗斯的销量同比居然涨了1169.7%,这数字看着都让人咋舌。俄罗斯人自己也清楚,要是没有中国汽车顶上来,他们国内车市估计得惨不忍睹。可话又说回来,俄罗斯看着自家市场被中国车占了这么多,心里肯定不是滋味。毕竟他们本土的拉达汽车,2022年也就卖了18.86万辆,跟中国品牌动辄几十万的销量根本没法比。虽然他们也喊着要扩大出口,说2024年要出口5万辆拉达,可这点量在庞大的中国汽车出口面前,实在不够看。就是这种差距让俄罗斯坐不住了,才想出提高关税这招。他们嘴上说要保护本土汽车业,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对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太受欢迎的一种变相抵制。毕竟眼睁睁看着中国汽车从2022年出口16万辆到俄罗斯,涨到2023年的73万辆,再到2024年预计超过100万辆,换谁心里都得打鼓。这关税一提,最直接的就是车价涨了。本来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就因为需求太旺,2022年售价就涨了53%~73%,现在关税又加这么多,估计不少车型得贵出一大截,老百姓买账才怪。而且,这几年中国汽车能在俄罗斯卖得好,除了官方渠道,平行出口也帮了不少忙,2023年通过平行出口到俄罗斯的中国汽车就有19.1万辆,占了四分之一还多。可俄罗斯早就开始收紧政策了,先是2024年10月提高车辆报废税70%-85%,又说2025年起每年还要涨10%-20%,现在再加上关税暴涨,这明摆着就是要把中国汽车往外推啊。当然了,中方也不是吃素的,咱们迅速调整了能源采购策略。2025年1-2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量同比减少了12.6%,液化天然气减少了22.4%。毕竟俄罗斯经济那么依赖能源出口,中方的这一动作,看似比例不高,但足够让俄罗斯损失1000万卢布,甚至更多!再说了,中俄贸易又不是只有汽车,方方面面都绑在一起呢,俄罗斯真把中国惹不高兴了,吃亏的未必是中国。说真的,俄罗斯这波操作确实有点不地道。当初西方车企撤资的时候,是中国汽车伸出援手,帮他们稳住了市场。现在市场好了,就翻脸不认人,搞这种贸易保护主义,这让以后谁还敢真心跟他们合作?希望俄罗斯能早点想明白这个道理,别因为一时的保护主义,毁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合作基础。毕竟现在全球经济都不容易,国家之间互相扶持才能走得远,老是搞这种关税壁垒,最后只会两败俱伤。中方这时候出手敲打一下,也是想让俄罗斯冷静下来,别把路走窄了,毕竟合作才能共赢,这个道理谁都懂。
3600点开始调整,非常健康!这也意味着,从4月7日关税大战,那根大阴线开始的第

3600点开始调整,非常健康!这也意味着,从4月7日关税大战,那根大阴线开始的第

3600点开始调整,非常健康!这也意味着,从4月7日关税大战,那根大阴线开始的第一阶段行情告一段落。第一阶段由银行、券商权重板块,引领带动指数上行的600点。同样在这两个板块见顶调整的带动下,开始回落。有色中的稀土板块也达到同步。但这并不意味着本轮整个行情已经结束。本轮的行情应该在4800点左右!具体算法不传秘。下一波还是分板块局部先后拉升,大资金为了吃肉最大化。由于前期工作准备充分,已把上半年收益纳入囊中。虽然不高的收益,但却打败了同券商里90%以上的人。可见市场的残酷,并不合适都来捡钱。根据以往经验,题材概念股的狂飙都是一轮短期见顶的明显标志。短期内,即便指数回落至3400点,仍然不代表整个牛市趋势发生彻底转变!这反而给了我们下半年更好的布局机会。相信老手已经是持币观望状态。这是不错的选择。耐心成就一切奇迹。共勉!
菲律宾骂声震天,马科斯直接不提中国了,解放军深夜上强度。马科斯这次国情咨文讲得

菲律宾骂声震天,马科斯直接不提中国了,解放军深夜上强度。马科斯这次国情咨文讲得

菲律宾骂声震天,马科斯直接不提中国了,解放军深夜上强度。马科斯这次国情咨文讲得短,不是没话说,是实在没法多说,访美一圈,本想靠着美国捞点好处,结果关税的事没谈拢,菲律宾想要17%,美国直接给了19%,跟印尼一个待遇,这还不算,居然跟美国签了对美商品免关税的条约,明摆着把本国产业往火坑里推。老百姓不傻,农民最先急了,美国的玉米、大米免关税进来,本土农产品根本没法比,这不就是砸人家饭碗吗?所以演讲一结束,街头全是抗议的,甚至烧了马科斯的肖像,这火气可不是装出来的,说句实在的,当总统的要是连自家百姓的生计都不顾,一门心思跟着别人跑,挨骂一点不冤。马科斯这次演讲不提中国,倒是把美国谢了又谢,说美国帮菲律宾变强了,尤其是军事上,这话听着就不对劲,把国家大门敞给美国当基地,到底是变强还是被拿捏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铁了心要跟美国绑在一块儿,南海那边肯定没打算消停,但他又说菲律宾是“所有人的朋友”,说白了就是想占着中国市场的便宜,这种两边讨好的心思,也太不地道了。解放军可没惯着,第二天就派了055和052型驱逐舰去黄岩岛常态化巡逻,这意思很清楚:南海是中国的地盘,谁想在这儿搞小动作,就得掂量掂量。马科斯不敢回应也正常,他现在焦头烂额,国内民众骂声不断,杜特尔特家族还在旁边盯着,政权都不稳,哪还有底气吭声?说到底,一个国家的领导人,首要任务是让自己的百姓过上好日子,不是去给别人当跟班。马科斯要是还拎不清,继续这么折腾下去,恐怕真撑不了多久。
一觉睡醒特朗普宣布了!7月31特朗普突然宣布一个大动作!从明天8月1

一觉睡醒特朗普宣布了!7月31特朗普突然宣布一个大动作!从明天8月1

一觉睡醒特朗普宣布了!7月31特朗普突然宣布一个大动作!从明天8月1日起,美国将对进口的半成品铜和各种铜做的产品,统统加收50%的超高关税!只有铜的碎料废料能逃过一劫。这消息一出来,大家马上冒出两个大问号:第一,这50%的钱,最后会砸到谁的头上?是美国消费者掏腰包买单吗?第二,别的国家会不会马上“以牙还牙”,跟着美国也收高关税,搞起贸易大战?先说说这50%的关税会怎么影响美国人。铜,这个在生活中看似不起眼却无处不在的金属,涉及的行业广泛,从电子产品到建筑材料,都离不开它。美国如今想通过加征关税来逼迫其他国家“交出更多的保护费”,显然会让进口铜的价格暴涨。这样一来,生产这些铜制品的企业自然会把增加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商品的售价就会相应提高。而且,由于铜制品是全球贸易的重要一环,其他国家对美国的铜制品需求并没有减少,反而可能会加剧竞争,导致美国消费者的选择变少、价格更贵,最终受害的还是普通民众。再来看看其他国家会怎么反应。别看特朗普这次拿铜开刀,事实上他已经玩了一把"反制全球化"的游戏。不少人担心,这会不会变成全球贸易战的导火索?其他国家是否会立刻对美国进行报复?毕竟,像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这些经济体,也有大批铜和铜制品的生产能力。到时候,这些国家有没有可能对美国的其他商品实施类似的高关税政策?一旦全球范围内爆发关税“反击”,这不仅仅是铜的战争,恐怕会波及到各种产品,跨国公司、消费者以及整个全球经济都将受到波动。不过,特朗普这么做是不是完全没有风险呢?实际上,虽然表面上看美国可能通过高关税向外国制造商施压,达到保护国内市场的目的,但从历史来看,关税作为一种贸易壁垒,往往是一把双刃剑。最显著的例子就是过去几十年里,美国自己也因为贸易保护政策而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在全球化的今天,美国单靠加关税,不一定能轻易解决国内产业结构问题。相反,这种做法可能会加剧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压力,同时促使其他国家重新审视自己的生产链条和供应链,采取更灵活的应对策略,甚至转移生产重心,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而且,我们不得不考虑特朗普这一政策背后的政治目的。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面临着不断上升的国内外挑战,从制造业空心化到产业链断裂,问题积重难返。特朗普的这次举措,或许并不完全是为了铜和铜制品,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的行动,向世界传递出美国“重新定义全球贸易规则”的决心。而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这种霸道的做法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产生一定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全球经济的互联互通使得单边主义难以长期维持。世界经济的复杂性意味着,各国将不可避免地寻找新的平衡点。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视角来看,特朗普此举不仅仅是美国国内经济战略的一部分,更是一种挑战全球自由贸易秩序的举动。现在的世界,已经不再是那种可以单打独斗的时代。如果其他经济体也开始纷纷效仿,恐怕我们就会看到更加复杂的贸易局势。最终,这种关税战的局面,很可能会导致更广泛的经济放缓,甚至是全球经济危机的隐忧。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美国特朗普关税特朗普征加关税特朗普加增关税特朗普关税方案美国全面关税特朗普加征特朗普美国关税
.就在刚刚特朗普宣布了7月31特朗普突然宣布,从8月1日起,美国将对进口的

.就在刚刚特朗普宣布了7月31特朗普突然宣布,从8月1日起,美国将对进口的

.就在刚刚特朗普宣布了7月31特朗普突然宣布,从8月1日起,美国将对进口的半成品铜和各种铜做的产品,统统加收50%的超高关税!只有铜的碎料废料能逃过一劫。电线、电机、新能源汽车、光伏板,哪样离得开铜?半成品铜就是还没加工成最终产品的铜材,比如铜管、铜板,这些美国自己造得少,大多靠进口。特朗普一加50%的税,等于直接告诉美国企业:要么花高价买进口的,要么回头求着本土工厂生产。可美国本土铜加工产业早就萎缩了,过去二十年工厂关了一半,工人跑了不少,哪那么容易说复产就复产?这就跟逼着手头没米的人家突然要自己种稻子一样,不现实。更有意思的是那豁免的碎料废料,为什么偏偏放它们一马?因为美国的铜回收产业全靠这些进口废料活着。国内的旧电线、旧管道拆下来的废料不够用,得从中国、印度这些国家进口碎铜烂铁回炉重造,这部分要是加税,美国的回收厂就得倒闭。特朗普这招够贼,既想保护上游加工产业,又怕砸了下游回收的饭碗,愣是在关税墙上开了个小窗户。可这窗户开得再小,也挡不住关税大棒的副作用,进口的铜线圈加税后成本直接涨一半,要么自己扛着亏本,要么把涨价转嫁给消费者——最后还不是美国百姓买单?新能源汽车厂一辆车要用几十公斤铜,电池、充电桩都离不开它,现在原材料成本飙升,本就卖不动的电动车怕是更没人买了。怕是到最后保护本土产业没成,反而给自家企业“添堵”。有网友说:特朗普是为了拉选票。这话靠谱!2025年大选在即,美国铜加工产业集中的几个州,比如亚利桑那、得克萨斯,都是摇摆州。他这是明着告诉这些州的工人:我给你们撑腰了,把进口的挤出去,你们就能有活儿干。可就算进口的少了,本土工厂招工人、建生产线没个三年五载下不来,这期间钱谁给?怕是选票拿到手,承诺早忘到后脑勺了。最讽刺的是,美国自己的铜矿开采量全球前三,但因为采矿赚快钱,加工环节又脏又累利润薄,资本家早就把工厂搬到了劳动力便宜的国家。现在想靠关税逼产业回流,无异于本末倒置。走着瞧,过不了仨月,美国国内的铜价就得疯涨,到时候看特朗普还怎么圆这个场。
泰国傻眼!柬埔寨抢先与美国达成贸易协定,36%关税条款成关键,剧情反转太突然

泰国傻眼!柬埔寨抢先与美国达成贸易协定,36%关税条款成关键,剧情反转太突然

泰国傻眼!柬埔寨抢先与美国达成贸易协定,36%关税条款成关键,剧情反转太突然柬埔寨媒体报道,7月31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于7月30日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美国已在8月1日关税谈判最后期限前,与柬埔寨和泰国达成贸易协议。自8月1日起,美方将对所有来自柬埔寨的产品加征36%关税。美国将两国原定49%的惩罚性关税暂调至36%,但设定8月1日为最后期限。卢特尼克在期限前24小时宣布协议达成,却刻意不公开细节,既制造“胜利叙事”,又保留后续操作空间。世行测算显示,若36%关税落地,柬埔寨GDP恐降3.2%,25万人失业;泰国旅游业占GDP目标25%,冲突已导致边境游客锐减43%,叠加关税将引发系统性风险。
我总有一个感觉,等美国收拾完其他国家,所有的关税都确定以后,他们大概率会推翻前面

我总有一个感觉,等美国收拾完其他国家,所有的关税都确定以后,他们大概率会推翻前面

我总有一个感觉,等美国收拾完其他国家,所有的关税都确定以后,他们大概率会推翻前面的协议,继续加大对我们的打压,现在的谈判,大概率是拖延时间的缓兵之策。当然了,面对他们的反复无常,国家应该也会有所准备,只希望我们能够国泰民安,变强的道路上,扫清一切障碍。